近日,我公司參與編制的《深圳市“三線一單”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》(以下簡稱《方案》)經深圳市政府常務會和深圳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,正式發布實施?!斗桨浮访鞔_劃定并要求嚴守生態保護紅線、環境質量底線、資源利用上線,制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,嚴格生態環境準入,建立分區管控體系。
? 打造“綠色標尺”,嚴格生態環境準入
2018年5月,黨中央、國務院召開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,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。會議強調要嚴格生態環境準入,各地區要加快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、環境質量底線、資源利用上線,制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,建立分區管控體系。
《方案》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根本遵循,牢固樹立和踐行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理念,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會精神,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對深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搶抓建設粵港澳大灣區、深圳先行示范區和實施深圳綜合改革試點重大歷史機遇,堅定不移地貫徹新發展理念,勇擔可持續發展先鋒重任。建立以“三線一單”為核心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,打造深圳“綠色標尺”,協調空間、能源、資源與環境之間的關系,增強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功能,實現深圳高質量發展,促進生態環境持續改善,以更高標準、更嚴要求、更實舉措率先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典范。
? 明確分階段環境質量目標
《方案》提出了2025年、2035年深圳市生態環境主要目標:
到2025年,建立較為完善的“三線一單”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,全市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,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,城市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增強,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穩步提高,形成低消耗、少排放、能循環、可持續的綠色低碳發展方式,建立完善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。其中:
主要河流水質達到地表水Ⅳ 類及以上,國控、省控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80%。海水水質符合分級控制要求比例達95%以上。
全市(不含深汕特別合作區)PM2.5 年均濃度下降至18微克/立方米,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 95%以上,臭氧日最大8小時平均第90百分位數控制在140微克/ 立方米以下。
土壤環境質量穩中向好,土壤環境風險得到管控。
全市(不含深汕特別合作區)用水總量控制在24億立方米, 萬元GDP用水量控制在6立方米/萬元以下,再生水利用率達到80% 以上,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在38.5%以上。
到2035年,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鞏固完善,生態安全格局穩定,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國際一流水平,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升, 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,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更加完善,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空間格局、產業結構、能源結構、生產生活方式總體形成,城市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,實現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,“綠色繁榮、城美人和”的美麗深圳全面建成。
? 建立全市四級生態環境空間管控體系
《方案》建立了全市(包含深汕特別合作區)“1(陸域)+1(海域)+11(區)+78(街道/鎮)+257”的市-區-街道-單元四級生態環境空間管控體系。全市陸域共劃定220個陸域環境管控單元,包括91個優先保護單元,面積占比26.04%;28個重點管控單元,面積占比8.11%;101個一般管控單元,面積占比65.85%。全市海域共劃定37個海域環境管控單元,優先保護單元20個,重點管控單元9個,一般管控單元8個。
《方案》在科學劃定管控單元的基礎上,精準編制形成了生態環境準入清單。從區域布局管控、能源資源利用、污染物排放管控、環境風險防控四個維度,提出了全市總體管控要求、區級共性管控要求及單元差異性管控要求。